【字体:小 大】 |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及其应用 | |
http://www.dykf.com 2008/12/10 电源开发网 | |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s a general realization ways of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circuit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four kinds of common soft-switching techniques, presents their applications in DC-DC converters, three-level inverters, three-level rectifiers and three-level PFC up to date, and analyzes simply their operation principal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Keyword: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circuits, DC-DC converter, inverter, rectifier, three-level, PFC 1 概述 图1为文献[2]提出的一种无源再生式的软开关Boost变换器,它是传统的L+RCD复合型缓冲电路的改进。其改进点包括:(1)去掉放电电阻R;(2)去掉专门的功率电感器L,巧妙地用一个同输入电感Lp耦合的小功率绕组La代替。 下面分析图1电路的工作过程。分析中假设:(1)输入电压恒定,主电感Lp>>缓冲电感Ls,输入电流恒定;(2)输出电容C0足够大,输出电压V0恒定; (3)只考虑续流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电流和主开关Ms的开关过渡时间,其它元器件均为理想元件。并设初始状态为:Ms关断,D开 ,则对感性负载CCM工作情况,稳态时每个周期可以分为以下5个模态: 模态1:输入电流Ii由D线性地切换到Ms的模态。从Ms开通(ZCS)起,到D自然关断止。 模态2:Cs储能向负载释放的模态。从D自然关断起,到Cs经La放电完毕止。 模态3:对应普通PWM Boost变换器的主开关开通的模态。 模态4:Cs充电的模态。从Ms关断(ZVS)起,到Cs经Ls、Ds1充电到 模态5:输入电流Ii由Ls线性地切换到D的模态。从D自然导通起,到 止。 模态6:对应普通PWM Boost变换器的主开关关断的模态。 可见,该无源无损缓冲型软开关电路的关键在于:当Ms在ZCS下开通时,因Lp的耦合绕组La感应反电势而发生电势自举,Cs的储能经La向负载释放;放电完毕的Cs又为Ms的关断提供ZVS条件。 3.2 新颖的具有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图2为文献[3]提出的另一种新颖的具有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从图中可看出,其缓冲网络包含三个二极管Da,Dc,Ds,一个耦合电感N2和一个缓冲电容Cs。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假设与2.1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主开关管S开通,D0关断, ,则稳态时,一个周期有以下6个模态: 可见,该新颖的具有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所有元器件的电压应力不超过输出直流电压V0,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变换器效率,明显地扩展输入电压的范围,从而在应用于PFC中,它将是一种低价、有效的拓扑。 4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在三电平逆变器中的应用 可见,该拓扑结构实现了开关管S1,S3的软通断,也降低了电压应力。为了进一步减小电压应力,可以用两个低功率辅助直流电压源和一个共用电感Lr替换电感 和 [4]。总之,该三电平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不仅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承受较小的电压应力,而且它的拓扑和控制都很简单。 5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在三电平整流器中的应用 文献[5]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单向的三相三电平整流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它广泛地应用在通信电源中。图4给出了带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单向倍压整流器的拓扑,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假设与2.1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主开关管S1关断,输出整流二极管DB1开通, ,则稳态时一个周期有以下8个模态: 上面介绍的工作模态是当交流输入电压为正时,开关管S1和输出整流二极管DB1的电流转换;当交流输入电压为负时,开关管S1和输出整流二极管DB2的电流转换的工作模态也类似。 可见,该三相三电平整流器实现了所有开关管的软通断,而且具有较高的效率,造价也低。 6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在三电平PFC中的应用 图5为文献[6]提出的一种带无源无损缓冲单元的单相三电平PFC电路。从图中可看出,增加的缓冲单元是一种较简单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7],它包含缓冲电感 ,缓冲电容 。由于拓扑的对称结构,仅讨论S1,D1的转换过程,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假设与2.1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主开关管S1关断,S2和D1开通 ,则稳态时,一个周期有以下7模态: 可见,该带无源无损缓冲单元的单相三电平PFC电路实现了所有开关管和二极管的软通断,并不附加额外的电压应力,而且还提高了三电平PFC的功能和系统的效率. 7 总结 本文在解决硬开关存在的三种换流缺陷的基本上,简要比较了四种软开关技术:有源缓冲电路、RCD缓冲电路、谐振变换器和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实现方法和最近在DC-DC变换器、三电平逆变器、三电平整流器和三电平PFC中的最新应用。文中给出了无源再生式的软开关变换器和具有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两种新颖的DC-DC变换器拓扑,一种高功率多电平逆变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和一种高功率单向的三相三电平整流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以及一种带无源无损缓冲单元的单相三电平PFC电路,简要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总结了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到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已成为实现软开关的重要技术之一,并被引起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邓焰、何湘宁、钱照明,“无源无损吸收技术的原理与典型电路”,第十三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电源学会,1999年,深圳。pp .358~362. [2]Lin Zhoubu, “A passive regenerative soft-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the simplest topology”,IEEE,2002, pp.949~954. [3]Wei Dong, Qun Zhao, Jinjun Liu and Fred C.Lee, “A Boost converter with lossless snubber under minimum voltage stress”,IEEE,2002, pp.509~515. [4]Hongyan Wu, Yan Deng, Rongxiang Zhao and Xingning He, “A novel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for high power multilevel inverters”, IEEE,2002, pp.1011~1015. [5]C.M.T. Cruz, I. Barbi, “A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for the high power factor unidirectional three-phase three-level rectifier”, IEEE.1999. pp. 909~914. [6]Hongyang Wu, Xiangning He, “A novel single phase three-level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with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IEEE,2002. pp.968~974. [7]K. M S., Jr., K. M. Smedley, “Engineering design of lossless passive soft switching methods for PWM converters----Part 1: With minimum voltage stress circuit cell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16. No. 3. 2001. pp. 336~344. 您打印的此文来自: |
|
作者:李金鹏 … 来源:《电源世界》 点击数: |
- | 【字体:小 大】 |